联系我们

  •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电力工程系
  • 联系人:
  • 手机:
  • 电话: 0317-7587151
  • 邮箱: dqgcjys2021@163.com
  • QQ: 190417887
  • 地址:河北省沧州市黄河西路49号
违反验电、装设接地线制度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案例库 > 违反验电、装设接地线制度
勘察现场不细 违反验电程序 触电高空坠落死亡
发表时间:2022-08-11     阅读次数:     字体:【

1.事故经过

1988年11月23日,××供电局66kV桦药线停电更换5号水泥杆。桦药线5~6号间下方有农电10kV水泥线9~10号间跨越。农电10kV水泥线为同杆架设双回线路,上排是用户自维的10kV矽铁二线,下排是农电10kV水泥线。农电10kV水泥线9号杆下排有一组分支跌落式熔断器(在断开位置)上触点接在水泥线上,下触点与农电的10kV农东线相接。桦药线、水泥线、矽铁二线同时停电,而10kV农东线没有停电,所以10kV水泥线9号杆上虽然两排线已停电,而下排的10kV分支跌落式熔断器下接点有电。7时0分工作负责人接到桦药线、水泥线、矽铁二线已停电许可作业的命令后,指派李××监护,于××操作,在水泥线9号杆上装设水泥线、矽铁二线两组接地线(操作人员没有碰到水泥线分支跌落式开关下接点)。9时30分工作结束后,工作负责人指派李××拆除水泥线9号杆接地线,当李××登上水泥线9号杆后,右手握着铁横担,左脚跨越拉线过程中,左脚脚扣碰到分支线10kV跌落式熔断器B相的下接点,当即触电。工作负责人发现后,迅速摇晃拉线,使李××脱离电源后,由7m高处摔下,经抢救无效死亡。

2.事故原因及教训

(1)违反“现场勘察制度”。工作票签发人没有进行现场勘察,对10kV农电水泥线9号杆运行状况不掌握;工作负责人虽对现场进行了勘察,但对现场勘察不细,对10kV农电水泥线9号杆供电电源运行状况了解得不清楚。

(2)工作票签发错误。工作票上所填安全措施不完备,没有指明10kV农电水泥线9号杆有电。

(3)工作负责人工作前没有指10kV农电水泥线9号杆有电的危险点,违反了“工作监护制度”。

(4)没有在联络用的断路器、隔离开关两侧验电。违反了“验电程序”的规定。

(5)违反了“各工作班组工作地段两端和有可能送电到停电线路的分支线(包括用户)都要验电、挂地线”的规定。









违规装设地线  触电坠落致重伤

1.事故经过

1987年9月29日,××电力工程公司变电队,在铁东一次变电所扩建的220kV热东甲线设备安装施工(220kV热东甲线未投运,同塔架设的220kV热东乙线已投运),其出口耦合电容器已装完并己接上引线。在配合高压试验作业中,由公司负责拆、装耦合电容器端子引线,为防止线路感应电压伤人,在耦合电容器引线上装设接地线。在进行B相耦合电容器装设接地线、拆端子引线时,李×,身带腰绳,腰中挎着下端已接地的接地线,登上耦合电容器中部(距地面约3.5m),准备装设接地线,在绑腰绳时,右手碰到耦合电容器引线上,触电跌落至地面,造成右腿胫骨、腓骨骨折的重伤事故。

2.事故原因及教训

没有使用绝缘棒在地面装设接地线,违反了“装拆接地线均应使用绝缘棒和戴绝缘手套,人体不得碰触接地线或未接地的导线,以防止感应电压触电”的规定。






未装地线  失去监护  造成轻伤

1.事故经过

1975年6月2日,××供电所配电班于××、王××进行配电变压器小修,二人将配电变压器台停电后,即登台作业。于××在变压器一次引线作业,王××更换跌落式熔断器熔丝。王××更换好熔丝后,用手拿住熔丝管挂在跌落式熔断器下端,为了试验熔丝管的长短是否合适,随手将跌落式熔丝管合上,造成于××触电烧伤。

2.事故原因及教训

(1)变压器台停电作业,没按规定装设接地线,无地线保护作业,违反了“变压器台停电作业,在停电的高、低压引线上验电、装设接地线”的规定。

(2)工作负责人直接参加作业,失去监护,违反了“工作监护制度”。

跌落式熔断器代替接地线  感电坠落致轻伤

1.事故经过

1978年12月11日,变电工区在土门岭变电塔停电作业中,工作负责人张××、工作许可人张××和检修工韩×,没有按工作票要求在每个配电线路出口各装一组接地线,而仅在其中一回配电线路出口装设一组接地线,把各配电线路出口的跌落式熔断器含上,代替各配电线路的出口地线。当韩×检修429线跌落式熔断器,将熔丝管摘下后,429线路侧无地线,429线用户启用自各发电机,将电反送到429线路上,使韩×触电,从构架上摔落地面造成轻伤事故。

2.事故原因及教训

(l)工作许可人、工作负责人没有认真执行工作票所列的安全措施,违反了“工作票制度”。

(2)在一个配电线路出口装设一组接地线,利用各配电线路出口跌落式熔断器连接代替各配电线路出口地线,违反了“接地线与检修设备之间不得连有断路器或熔断器”的规定。

未使用绝缘工具  登带电设备拆卸地线  电击造成轻伤

1.事故经过

1982年7月16日, ××供电局××二次变电所66kV北母线避雷器停电检修试验。拉开66kV北母线避雷器410隔离开关,在410隔离开关避雷器侧装设一组接地线(母线侧带电)。北母线避雷器检修试验结束后,监护人郑××、操作人穆××准备拆除北母线410隔离开关避雷器侧接地线时,二人按操作票下令,复诵核对设备名称、位置无误后,郑低头记时间,打“√”号,穆用梯子登上隔离开关构架。当郑抬头看时,穆的右脚已迈上隔离开关构架带电侧,郑刚要制止,带电体已对穆放电。触电后,穆趴在B相构架上。其他人员赶到后,用绝缘杆按住穆,紧急停电将其救下,穆手和臂部电击伤。

2.事故原因及教训

(1)操作人员登一侧带电的设备构架拆地线,违反了“不准登设备构架装、拆接地线”的规定;违反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装、拆接地线均应使用绝缘棒和带绝缘手套”的规定。

(2)操作人员登带电设备构架时,操作监护人失去监护,违反了“监护工作制度”。






线路负荷开关辅助触点没有完全脱离  导致线路有电  发生触电事故

1.事故经过

1997年8月,××供电局检修公司线路检修班潘××工作组在10kV九道干38号上、下排小号侧验电过程工作中,工作班成员郭×在验完下排确无电后,当挂第一相(A相)地线时,发生触电。

检修公司为更换66kV孔安乙线绝缘子,需将同杆架设的10kV九道干上、下排停电,布置安全措施。该供电局夏××受调度令先后拉开了九道干43号、35号左l上、下并加锁杆,对常切的九道干34号、38号左2上、下排开关杆,在操作完并验明无电压后,于6时30分向调度做了汇报,检修公司潘××工作组于8时20分受令开始工作,郭×、李××验电、挂地线,潘××监护。8日寸46分,在郭×验完下排确定之后,当挂第一相(A相)地线时,发生触电。触电后,郭×当即脱离了电源,其神智清醒,由安全带悬于杆上,同时九道沟变电所表示接地。经联系调度先拉开朝风线,接地没有消除,当拉开杆线时,接地消除,郭×被解救下来后,立即送往医院。经检查,左手及右后背肩胛烧伤。

2.事故原因及教训

(1)九道干43号上、下排开关是1997年4月6日新安装的天津生产的FW―10/630型负荷开关,其结构特点是有主触点、辅助触点,当完全拉开时,有明显的断开点。该操作人员对这种开关辅助触点的结构不了解,在拉开开关后,检查开关在切位时,只检查主触点,而没有检查辅助触点,从而没有发现A相辅助触点没有完全脱离的问题。但为什么验电时没有电,而挂地线时有电,从开关的结构分析,可能是因为辅助触点的挂钩处有一块绝缘体,由于负荷侧线路的其他开关已拉开,该段线路处于悬浮状态,此时,辅助触点的断口处没有电位差,当该段线路接地时,其接点处将承受系统的相电压,由于距离很小,导致间隙击穿,从而使线路带电。这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

(2)检修公司在挂地线时,其接地端采用的是钢钎临时接地,由于冻层较硬,钢钎扎入深度约有150mm,没有达到规程规定的600mm的深度,接地电阻较大,造成接地后电压偏高。同时,郭×使用的是裸露接地线,规程要求在装、拆接地线时,人体不得触碰接地线,而郭×在挂第一相地线时,将其他两相地线扛在肩上,这也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3)FW-10/630型负荷开关是该局1997年试投入运行的一种具有明显断开点的开关,但在投运前没有组织过技术培训,供电局的运行和修理人员,多数对这种开关不了解,说明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比较粗放。

⑷对规程中关于接地线的有关要求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本次装设接地线的过程中,有两处明显的违章现象:①地线接地端埋地深度不够;②在挂地线时,人体直接触及了地线。反映了执行规程的不彻底性和对规程的理解还有相当的差距。






接地点没有接地  造成触电死亡事故

1.事故经过

1996年3月18日,××局多经公司配电分公司线路安装一班班长白××带领本班11名作业班成员,执行配电分公司下达的“滨兴线25号变压器台沿原线路向北移位5m”的施工任务。工作负责人姚×在23号柱断路器停电后对施工负责人白××说: “电已停好,可以装设接地线了。”白问姚: “线路有没有明显断开点?”姚说“没有,只停的油断路器,并检查了该线路所带的用户(中药厂)也没有电”之后,白同姚检查了25号变压器无声音,判断确实没电后,姚×又说: “25号杆需要移位,不能装设接地线,经请示工作票签发人刘××同意,在24号杆装设接地线,别去23号杆,23号杆有电”之后,白在危险点控制及补充安全措施票上签字后,8时50分,白××布置郭××、付××二人去装设接地线。郭××为监护人,付××为操作人。8时55分左右,郭××与付××及停电操作人周××来到24号杆下,24号杆小号侧下回线为闲置线路,并在此断开,上回线有电。大号侧上回线为闲置线路,下回线有电。在郭××的监护下,付××对所带的安全用具检验后,开始上杆。此后,配电分公司副经理许××、班组安全员汤××也相继来到24号杆下。在付××验电过程中,监护人要求在进户的跌落式熔断器及上方下回线断头处分别进行验电,在认定线路确无电压后,付××在下回线A相装设接地线后,在杆上转身准备装设中间B相时,右手虎口处与地线夹接触,造成感电。大约30s后,付××上身后仰,接地线从手中脱落,脱离电源。9时21分,停电后将其救下放至地面,由医生在现场抢救了45min,抢救无效死亡。

2.事故原因

(1)付××在装设接地线时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在接地端没有接地的情况下,冒险操作,身体碰触到接地线,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

(2)滨兴线原为上下排列的双回线路,后改为单回线路,下线在22号杆、24号杆两处断开,线未拆除,而22~23号杆间上下线距离过近,在风力作用下偶有接触过程。对这一设各缺陷,巡线员没有发现,施工前又没有对作业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付××在24号杆下回线断路点处装设接地线过程中,因风力作用造成22~23号杆间A相上下导线间歇接触,使下线有电,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3)运行单位没有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缺陷,线路巡视不到位,管理不到位。

(4)施工单位没有合适的接地线(18m杆,使用15m地线)不能满足施工现场安全需要。

(5)装设地线时在地线长度不够的情况下,操作人、监护人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也没有提出疑义或拒绝作业,在场的有关领导、停电操作人及班组安全员也未阻止,安全意识淡薄。

(6)工作票的签发存在问题,填写的内容尤其是应采取的措施与实际不符。工作票签发人没到现场察看就同意更改地线装设地点,也未明确地线组数和确切位置。

(7)作业前对危险点分析流于形式,参加作业人员没有亲自签字确认,没有真正起到提示作业者控制危险点、预防事故发生的作用。

3.事故教训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规定: “挂接地线时,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线端,接地线连接要可靠,不准缠绕。拆接地线时的程序与此相反。装、拆接地线时,工作人员应使用绝缘棒或绝缘手套,人体不得碰触接地线”,此次触电事故,作业人员违背挂接地线时的规定,导致触电死亡。

新线路施工  没有采取防感应电措施  发生电击事故

1.事故经过

2002年9月10日,××供电公司电力设备工程局工程三班工作负责人康×带领施工人员进行新设备辽孙乙线线路和乙隔离开关间的引流线接引工作。当天完成了B、C相的接引之后,10时40分,准备接A相引流线,10时50分左右,当作业斗升至距线路导线T接点处0.6m时,作业人员赵××发现该相导线连接板没有处在水平状态,即进行调整,在其左手抓住导线时,发生感应电击,现场人员立即联系救护车将赵××送往医院进行检查,发现左手虎口有6.25px2的灼痕,深度为Ⅲ度,左大腿外侧有25px2的灼痕,深度为I度。

2.事故原因及教训

(l)此次事故是一起由感应电引起的电击事故。新建的辽孙乙线在辽阳变电所侧与辽孙甲线(运行中线路)有1.2km的同塔架设,有42.4km的并行架设,并行段线间的距离约为50~100m。由此在辽孙乙线上产生感应电压,由于现场施工人员未采取防止静电感应措施,未装设接地线,因而造成此次感应电击事故。

(2)因辽孙乙线B、C两相分别安装有阻波器和结合电容器,作业人员为防止结合电容器的引线摆动,用铝线将其连在了结合电容器的支架上,无意中起到了对B、C两相的接地作用,所以当作业人员进行B、C两相引线接引时,未引起电击。

(3)施工单位没有采取防止感应电伤人措施,安全措施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对于新建的输电线路作业,不要以为未与运行的电气设备连接就不会有电。在开始工作前应采取验电、挂地线措施,防止感应电伤人。


 
上一篇:接地点没有接地 造成触电死亡事故
下一篇:违规装设地线 触电坠落致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