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220kV变电站2005年6月使用了国内一厂家生产的倒置式油纸绝缘电流互感器。2008年12月,该种型号的互感器在正常运行中先后2台发生爆炸事故。事故时天气:大雪后、大风,现场气温-14℃左右。系统无任何操作。事故互感器炸碎的电瓷外绝缘碎片将其周围的设备不同程度损坏。电流互感器分别于2008年3月、6月进行了预试,油样进行了化验,均未发现异常。
事故发生后,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将该变电站部分同型号的互感器运回制造厂家进行了试验和解刨检查,发现:
编号为2005042、2005013、2005019、20070274的4只CT了局放试验、耐压试验、介损试验、油色谱分析,结果正常编号为2005019、2005042、2005013的3只CT进行了解体检查,发现三只CT顶部绝缘包扎存在缺陷,包扎工艺不良,侧面存在凹陷的地方,其中编号为2005019和2005013的CT绝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放电痕迹,其中2005019有较严重的放电痕迹。
分析认为,造成互感器爆炸事故原因如下:
(1)该类电流互感器的顶部手包绝缘工艺不良,顶部电容屏两侧有皱折及头部与二次引下线结合部位的绝缘包扎工艺缺陷,导致该部位的场强畸变,运行中易发生局部放电,逐步积累,造成主绝缘击穿。
(2)根据现场瓷套碎片断面存在颜色明显不一致的现象,认为互感器的瓷套本身存在烧制不均匀的缺陷,在环境温度突降时,瓷套开裂,绝缘油溢出,造成主绝缘降低、击穿。
通过现场检查发现,该类电流互感器注满油后,膨胀器最高最低油位线之间实际油量只有9.1升(现场实际放油量证实),而厂家提供的设计油量为19.8升,膨胀器内油的补偿量偏少,在环境温度急降时,电流互感器内部油位由于遇冷收缩而偏低,瓷套内部出现负压,可能导致电流互感器密封破坏,或者缺陷瓷套破裂,潮湿空气侵入,造成主绝缘击穿。
防范措施:全部更换为安全、可靠的电流互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