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电力工程系
  • 联系人:
  • 手机:
  • 电话: 0317-7587151
  • 邮箱: dqgcjys2021@163.com
  • QQ: 190417887
  • 地址:河北省沧州市黄河西路49号
事故案例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案例 > 事故案例
带负荷拉刀闸
发表时间:2023-10-23     阅读次数:     字体:【

XXX某供电局发生带负荷拉刀闸的恶性误操作事故

XXX某供电局一110kV变电站,发生一起运行值班人员,在倒闸操作中,不执行监护,错误拉开运行中的隔离开关,带负荷拉刀闸的恶性误操作事故,中断了该局连续安全运行的记录。

事故经过:

某110kV变电站当值正班长(监护人)接受地调操作命令,“将10kV沱六613由运行转停用”,并在6133刀闸把手上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标示牌的停电操作任务。

受令后,正班长同副班长(操作人)一起持操作票,在图纸上进行模拟演习后,一同到10kV开关室进行实际操作,并拉开了沱六613开关,取下程序锁,与持钥匙的副班长(应正班长持钥匙)一道去室外操作沱六6133刀闸。这时恰遇该站扩建现场施工人员正在改接站外施工电源,由于该处与运行中的沱岔线路距离较近,监护人便走过去打招呼:“沱岔线带电,应注意与周围电气设备的安全距离,旁边设备带电。”说着就走过了应操作设备的位置。此时,正、副班长把操作票放在旁边石台上,既未核对设备名称、刀闸位置,又未进行唱标及复诵,就将6133刀闸钥匙插入运行中的沱毛6333刀闸位上,但打不开。操作人说:“锁打不开,可能是锁坏了,可用螺丝刀开锁。”(操作人曾看见过检修人员修锁时开过)。当值正班长未置可否,操作人找来螺丝刀、开了锁,便拉开了运行中的6333刀闸,随即一声炸响,弧光短路、6333路过流保护动作、开关跳闸,重合不成功,该事故造成6333刀闸损坏。

事故原因及暴露的问题

(1)值班长执行《安规》的意识极差。在整个倒闸操作中,严重违反了关于倒闸操作的规定,操作中未执行唱票、复诵、监护、核对和检查。

(2)在操作中,值班人员不问原由,擅自解除“五防功能”,违章用螺丝刀开锁、这是发生事故的又一原因。

(3)电站正处在增容扩建施工中,现场紊乱,施工场地复杂,加上该站人员连续几天上班,得不到休息、思想极度紧张、情绪不稳,不能集中精力投入工作,以致出错。

(4)2位当事负责人工作年限较工长,凭老经验办事,安全意识差,麻痹大意。且缺乏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责任感,思想松懈、图省事、怕麻烦,认为1次违章不会出事、存侥幸心理,在这种心理和思想支配下,终酿事故。

(5)片面要求缩短停电操作时间,致使值班人员思想极度紧张,担心操作时间过长,遭到责难。为了图快,就不按《安规》、《运规》规定的倒闸操作步骤进行,以致忙中、快中出错。

防止误操作事故的措施和对策

(1)加强对人员职业责任心的教育及技术业务水平的培训,提倡学技术,模范遵章守纪、以身作则,牢固树立安全思想,在全局职工中开展以企业荣辱为已任的教育。

(2)组织全体运行值班人员重新学习《安规》、《运规》中倒闸操作规定、“五防装置管理规定”和“变电站钥匙管理规定”,并进行考试,将考试成绩纳入考核内容,以强化全员贯规的意识。

(3)组织全体运行值班人员进行1次“倒闸操作规范标准化演习和比赛”,其他人员观摩学习,提高值班人员的基本操作技能。

(4)组织全体运行人员,对该事故进行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并要求每个运行值班人员写出自己对该事故的看法和认识(该事故值班员错在什么地方,今后应如何防止这类误操作事故,从中吸取哪些深刻教训),加深对该事故的成因及其后果的印象和认识,以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的误操作事故。

(5)组织运行值班人员深入学习和领会国电公司颁发的《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特别要有针对性的、反复学习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一章的内容。每个基层运行班组要拿出一个如何贯彻落实该章2.1-2.4条款内容的办法。

(6)提高运行值班人员的技术素质和安全意识,采用多种方式对运行人员进行培训,每季度请有经验的老师讲课,请有丰富值班经验的人员向年轻人传授技术经验,每半年对运行人员进行1次技术鉴定考试。应大力提倡新老工人签订“一对一”和“一帮一”的师徒培训合同,以促使年轻人更快地胜任独立运行值班工作。

(7)大力开展反习惯性违章活动。让每个运行人员都能模范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处处贯规,严于律己,不但自己遵章,而且还要关心他人,共同关心安全生产。同时,各级领导,各生产部门专责、要经常到生产现场、指导生产,关心生产,查处违章作业,以促进基层班组。

通辽电业局河西变带地刀送电事故

2004年4月5日17时,东北220kV河西变电站220kV电(通辽电厂)河I线由旁路恢复本身开关送电,在进行送电操作过程中带地刀合线路刀闸,导致电河I线两侧开关跳闸。当时电河I、II线带河西一次变#1主变、220kV河甘线、220kV河开线运行。电河I线跳闸后,河西一次变全部负荷由电河II线供电。18:31电河I线恢复正常运行。

事故经过:

4月5日7时55分,通辽电业局河西变第一值在进行对开关、电流互感器检修、试验过程中,由于开关、电流互感器试验需要拉开电河#1线乙刀闸与电流互感器间的225167接地刀闸,工作结束后检修人员自行合上该接地刀闸,并向值班长做了汇报,值班长没有及时将模拟盘与现场实际对位,只是向接班二值做口头交待,也没有按照规定填写运行记录,致使交班时模拟盘与实际位置不对应,为下一步操作埋下隐患。第二值在继续执行操作任务时,只在模拟盘上核对了接地刀闸在开位后(实际上已在合位),没有按操作票要求核对设备状态,也没按操作顺序操作,17时00分直接跳项合上 22516乙刀闸(该“五防系统”属99年早期产品,无刀闸状态检测功能),导致误操作事故发生。

事故原因:

这次事故是由于值班员违反安全规程规定,现场安全措施与模拟屏不符,交接班制度执行不严,记录不全。倒闸操作过程中不严格,未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和位置,没有核对设备状态,操作票越项操作,五防闭锁功能不全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模拟屏与设备实际位置必须一致。

(2)完善防误闭锁装置,使其达到五防闭锁要求。

(3)对操作人员实行标准化操作培训,规范操作行为。

(4)检修设备送电前,检查送电范围内确无接地短路线要到位。

(5)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从安全思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方面查找存在的漏洞。

重庆500千伏长寿变电站带电合地刀事故

2005年1月26日,重庆电力科学试验研究院在500千伏长寿变电站从事500千伏陈长一线设备#5053、#5052开关、CT预试工作。12时20分,变电站值班员配合重庆电研院高压试验人员进行#5053开关并联电容器介损的试验工作,在进行“分相拉开#505327接地刀闸”操作时,值班员未认真核对设备编号,误开了#50532刀闸A相的机构箱。发现后,去取钥匙准备锁好#50532刀闸A相的机构箱时,试验工作负责人走到#50532刀闸A相的机构箱处,也未核对编号,擅自合上三相刀闸电机总电源并错按了“汇控合闸”按钮,使得#50532刀闸合上,引起500千伏 #2母线A相接地,母差保护动作,跳开了500千伏长万二线#5032、陈长二线#5043开关。

事故原因:

这次事故是由于试验人员工作中带接地线合闸造成的。设备试验过程中,试验人员和值班员之间配合出现偏差,值班员在倒闸操作时,违反《安规》倒闸操作的有关规定,操作前未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和位置,误开了#50532刀闸A相的机构箱,未及时采取有效闭锁措施;试验人员未得到值班员许可、监护情况下,未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和位置,擅自操作,以致造成此次事故。

防范措施:

(1)设备检修过程中,因检修工作要求,需值班员配合进行临时操作,必须有值班员进行或在值班员监护下进行,严禁检修工作人员未经值班员许可或监护下,擅自操作。

(2)设备检修过程中的临时操作,必须由两人进行,并严格执行监护复诵制和操作票制度,严禁单人操作。

(3)加强变电站值班员对防误闭锁管理规定的学习,严格执行解锁操作程序和规定。

某电业局220千伏变电站由违章指挥引起的误操作事故

一、事故经过

事故前35kV系统运行方式:35kV#1、#2母线分列运行,#1主变代#1母线、高粘线、旁路经#4母线代高夏线运行,#2主变代#2母线、高鲁线、高化线、高柏线、#1所变运行,#2所变、母联300开关、#1电容器组、#2电容器组热备用,高夏线315开关停电检修。

8月28日10时21分,高密站站长栾××接调度命令进行“35kV高夏线由旁路310开关倒回315开关运行,旁路310开关冷备用”的操作,栾××接令后,命令监护人田××,操作人钟××操作。栾××与田××一起到模拟屏前核对操作票,对田××说:“旁路的2刀闸、4刀闸今天还要用,操作完后把310-2刀闸合上”,并安排田××、钟××一同操作。当操作进行到拉开旁路310开关解环后,就想当然地将旁路310开关转成#2母线热备用。未执行操作票中“拉开旁路310-1刀闸”,而错误地合上了“旁路310-2刀闸”,造成了35kV#1、#2母线用刀闸并环,后又错误地拉开了旁路310-1刀闸,造成用刀闸将35kV#1、#2母线解环。此时,#1、#2主变35侧保护动作,301、302开关跳闸,35kV#1、#2母线失压。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监护人田××、操作人钟××在操作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操作票”是导致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操作下令人栾××在下达操作任务时,未履行操作票审核签字手续,并且要求操作人员执行操作票以外的操作,连续两次违章指挥是导致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3.“防误闭锁”装置未完善,为本次操作埋下了隐患,也是本次事故的客观原因。

4.监护人田××、操作人钟××对新上设备、系统运行方式掌握不熟,造成了错误判断,是本次事故的次要原因。

5.变电运行工区对本次倒闸操作监督、监护不到位,未严格把关,是这次事故的次要原因。

6.变电运行工区对运行人员培训不力,也是本次事故的次要原因。

三、采取的防范措施

1.召开全局运行人员会议,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在今后的操作中全面开展“风险分析”、“规范操作”,从思想上、行动上消灭违章,确保“三个安全”。

2.加强人员现场培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

3.尽快完善“五防闭锁”功能,杜绝装置性违章。

4.加强到位监督,严格根据到位标准进行现场到位监督。

5.认真做好“五防闭锁”的选型和运行管理,闭锁装置的选型要充分征求车间使用人员的意见,抓好工程施工中闭锁工程管理,确保闭锁装置与主设备一起投运。


 
上一篇:带地刀送电
下一篇:带负荷拉刀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