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电力工程系
  • 联系人:
  • 手机:
  • 电话: 0317-7587151
  • 邮箱: dqgcjys2021@163.com
  • QQ: 190417887
  • 地址:河北省沧州市黄河西路49号
课程资料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课程简介 > 课程资料
2021级电气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教案简易版
发表时间:2022-08-25     阅读次数:     字体:【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2023 ~2024 学年       学期

 

 

 

 

 

 

 

 

 

 

 

 

2023年 8  1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主讲教师

郭放

职  称

讲师

学院

电力工程系

课程名称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

授课时间


授课专业班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105、06班

课程编号

B114207

修课

人数

61

课程类型

理论课( √ );实践课(  );

理论、实践课(  );其他(  )

考核方式

考试( √ )

总学时

40

学分

2.5

考查(   )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   40   学时;  实验课  0  学时;其它     学时

教材名称

作  者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

刘宝贵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9

教学参考书

作  者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发电厂电气部分

苗世洪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8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

肖艳萍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11




其它教学参考等可用教学资源

如:网上资源(注明网站)等

备注


注:对选择项在括号内打√号

 

  

                                      第 1 次课

章节、名称

第一章 概述

1.1发电厂的类型1.2变电所的类型

1.3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简述

教学目的

和要求

熟悉本课程将要学习哪些内容,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熟悉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与本课程的关系;熟悉电力系统的组成结构。初步建立发电厂、变电站运行的模型。熟悉变电所的类型、级别、作用;简述发电厂变电所中主要电气设备的配置和作用。

重  点

难  点

重点:了解发电厂类型及特点

难点:认识电气设备的配置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

1.组织教学介绍本课程特点、要求。-----------------------------------------------------10分钟

课程的主要内容、用途、就业、考核方式、作业等。

2.引入新课

1.1发电厂的类型

电力系统的整体构成------------------------------------------------------------10分钟

火力发电厂类型及特点---------------------------------------------------------10分钟

水力发电厂类型及特点---------------------------------------------------------10分钟

核电厂的构成及特点------------------------------------------------------------5分钟

新能源发电的类型及特点-----------------------------------------------------10分钟

1.2变电所的类型-----------------------------------------------------------------------15分钟

枢纽变电站、区域变电站、终端变电站

1.3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简述-----------------------------------------------------15分钟

一次设备、二次设备

3.小结--------------------------------------------------------------------------------------------5分钟

本次课主要根据布置的预习内容,通过观看各种电力工程图片,从发电、输电、变电和电力工业未来的发展等几个方面介绍我国电力的发展。介绍火力发电厂的构成、运行;水力发电厂的构成;核电的构成等。详细展示各类型变电所地位、作用、特点;详解电气设备的配置类型,设备作用;以及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动画演示。

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多媒体动画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雨课堂习题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

1.从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目前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现状;

2.按照消耗一次能源发电厂分那几大类?各自发电原理是什么?

3.变电站分哪几大类?各有什么特点?

主要

参考资料

苗世洪.《发电厂电气部分》.中国电力出版社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次课

章节、名称

第八章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8.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8.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8.3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  8.4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教学目的

和要求

理解电力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直接接地、经电阻接地方式的故障特点和适用条件。掌握消弧线圈容量的计算选择、安装方式。

重  点

难  点

重点:四种接地方式的适用条件;

难点:接地设备的选择,接地方式选择。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

1.复习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5分钟

新能源发电、各类型变电所地位、作用、特点;详解电气设备的类型、作用。

2.引入新课

8.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中性点的定义与分类--------------------------------------------------------------------5分钟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特点总结---------------------------------------------------------15分钟

8.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分析---------------------------------------------------------10分钟

消弧线圈的选择、适用范围---------------------------------------------------------15分钟

8.3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15分钟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分析、高阻值电阻直接接地、经单相配电变压器接地、经低电阻直接接地、接地变压器的选择。

接地变压器的电压、容量、型式。

8.4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20分钟

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下电压电流的分布、特点。

3.小结--------------------------------------------------------------------------------------------5分钟

对电力系统中的中性点接地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直接接地、经电阻接地系统在单相接地时的电压、电流情况分布;消弧线圈中性点接地的适用范围、补偿容量的计算、安装方式的选择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PT演示。

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观看各种工程图片。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案例讨论

课堂交流:消弧线圈容量的计算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

P235,8.1——8.5

主要

参考资料

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王子午,徐泽植.《高压电器》.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次课

章节、名称

第二章 高压开关电器

2.1开关电器中的电弧  2.2高压断路器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掌握电弧放电的危害和特征,熟悉电弧的形成机理和过程;掌握交流电弧的特性及熄灭条件、开关电器常用的熄弧方法;掌握高压断路器的用途、技术参数和型号;

重  点

难  点

重点:交流电弧的特征及交流电弧的熄灭条件、开关电器常用的熄弧方法。高压断路器的用途、技术参数和型号。

难点:电弧形成的物理机理和特性、接触电阻的概念。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

1.复习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5分钟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电压分布,接地电阻的选择、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特性分析。

2.引入新课

2.1开关电器中的电弧

电弧的形成和维持---------------------------------------------------------------10分钟

热电子发射、强场发射;电场游离、热游离、电弧放电的基本特征和危害

电弧的熄灭:复合与扩散-------------------------------------------------------10分钟

交流电弧的特征和熄灭条件---------------------------------------------------10分钟

交流电弧的特性、弧隙介质、弧隙电压的强度恢复过程、电弧熄灭条件

熄灭交流电弧的基本方法------------------------------------------------------10分钟

2.2高压断路器-------------------------------------------------------------------------40分钟

高压断路器的作用、种类、技术参数、基本要求、型号及基本结构。

3.小结--------------------------------------------------------------------------------------------5分钟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实物展示、动画演示。

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多媒体动画、图片等形式。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

课堂交流:触头与电弧的关系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

电弧对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有什么危害?

开关电器中常见的灭弧方法有哪些?各自的原理是什么?

主要

参考资料

王子午,徐泽植.《高压电器》.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次课

章节、名称

第二章 高压开关电器

2.2高压断路器  2.3隔离开关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比较各种高压断路器的机构、性能和运行维护特点;叙述操动机构的分类和特点;阐述高压隔离开关的用途、技术参数和型号;

重  点

难  点

重点:各种高压断路器的性能特点;高压隔离开关的用途

难点:六氟化硫断路器、真空断路器的结构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

1.复习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5分钟

电弧的产生与熄灭,高压断路器的作用、种类、技术参数。

2.引入新课

2.2高压断路器

高压SF6断路器的特点、分类-----------------------------------------------15分钟

真空断路器的组成及结构、调整与维护-----------------------------------15分钟

操动机构的作用及类型--------------------------------------------------------10分钟

2.3隔离开关

隔离开关的用途与分类---------------------------------------------------------20分钟

典型屋内、屋外隔离开关的结构----------------------------------------------10分钟

2.4高压负荷开关-----------------------------------------------------------------------10分钟

3.小结--------------------------------------------------------------------------------------------5分钟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实物展示、动画演示。

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多媒体动画、图片等形式。

师生互动:请同学上台讲解电弧产生的过程、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

课堂交流:新型断路器的发展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

结合视频复习断路器的结构,课后习题2.20-2.26

主要

参考资料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次课

章节、名称

第二章 高压开关电器

2.4 高压负荷开关  2.5 高压熔断器  2.6 重合器

2.7 分段器  2.8 智能电器

教学目的

和要求

说出开关电器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开关电器的分类方法;阐述高压熔断器的熔断过程、安秒特性概念、分类方法;叙述出重合器、分段器、智能电器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重  点

难  点

重点:高压开关电器的作用。

难点:高压熔断器的安秒特性;重合器与分段器的配合工作过程。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

1.复习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5分钟

电弧的形成、交流电弧的特点、灭弧的方式。高压断路器分类、技术参数。

2.引入新课

2.4 高压负荷开关----------------------------------------------------------------------10分钟

负荷开关的作用和基本要求

2.5 高压熔断器-------------------------------------------------------------------------20分钟

高压熔断器的工作原理、安秒特性、结构

2.6 重合器-------------------------------------------------------------------------------15分钟

重合器的作用、类型和性能

2.7 分段器-------------------------------------------------------------------------------20分钟

分段器的作用、分类;分段器和重合器的配合使用

2.8 智能电器----------------------------------------------------------------------------15分钟

3.小结--------------------------------------------------------------------------------------------5分钟

本次课主要以变电站为例,通过多媒体观看变电站中的各种开关电器,在工程中建立开关电器概念,针对实物讲解各类开关设备的原理以及智能电器的构成。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动画演示。

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多媒体动画、图片等形式。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

课堂交流:智能电器的发展方向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

P67;2.31——2.34;P68,2.35;2.37;2.42

主要

参考资料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王子午,徐泽植.《高压电器》.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次课

章节、名称

第三章 互感器

3.1 概述  3.2 电磁式电流互感器

3.3电磁式和电容分压式电压互感器  3.4电子式互感器

教学目的

和要求

叙述互感器的作用、分类;叙述电磁式电压、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测量误差;阐述电磁式互感器的分类和结构。叙述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误差,电压互感器的准确级和容量的概念,能描述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和配置原则。叙述电子式互感器的分类,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

重  点

难  点

重点:互感器的作用、分类、工作原理。电容式电压感器的结构类型;电子式互感器的通用结构。

难点:互感器的比误差和角误差、电子式互感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

1.复习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5分钟

熔断器工作原理;重合器作用、原理;分段器的作用、原理;智能电器的构成。

2.引入新课

3.1 概述:互感器的作用、互感器的分类---------------------------------------10分钟

3.2 电磁式电流互感器----------------------------------------------------------------30分钟

电磁式互感器的工作原理、互感器比误差和角误差的概念、准确度等级与额定二次负荷、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分类核结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接线

3.3电磁式和电容分压式电压互感器-----------------------------------------------30分钟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测量误差、准确等级和额定容量、分类和结构、电压互感器的铁磁谐振和预防。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接线方式。

3.4电子式互感器-----------------------------------------------------------------------15分钟

电子式互感器的分类、通用结构、数字接口框图、工作原理

3.小结--------------------------------------------------------------------------------------------5分钟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动画演示。

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多媒体动画、互感器实物等。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

课堂交流:高压电磁式互感器的技术瓶颈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

P101,3.4;3.7;3.10

主要

参考资料

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狄富清.《变电设备合理选择与运行检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次课

章节、名称

第五章 电气主接线

5.1 概述  5.2 单母线接线

教学目的

和要求

能叙述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说出单母线及其改进型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重  点

难  点

重点:电气主接线设计的要求;单母线接线

难点:单母线接线及其改进方式的特点及适用要求。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

1.复习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5分钟

2.引入新课

5.1 概述----------------------------------------------------------------------------------20分钟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可靠性、电能质量、灵活性、方便性、经济性

5.2 单母线接线

单母线、单母线分段接线------------------------------------------------------30分钟

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15分钟

5.3 双母线接线

单断路器双母线接线------------------------------------------------------------15分钟

3.小结--------------------------------------------------------------------------------------------5分钟

理解电气主接线设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单母线接线、单母线分段接线、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的特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动画演示。

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多媒体动画、图片等形式。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

P153,5.2;5.3;5.4;5.5;5.5

主要

参考资料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牟道槐.《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次课

章节、名称

5.3 双母线接线  5.4 无母线的电气主接线

5.5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程序

教学目的

和要求

对比分析双母线、双母线多分段等接线方式的特点;一台半断路器的双母线接线;变压器——母线组接线的特点。多角形接线的特点;桥型接线;单元接线的特点。叙述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原则,设计的程序。

重  点

难  点

重点:双母线接线、一台半断路器接线、变压器——母线组接线的优点与缺点。

难点:双母线接线、一台半断路器接线、变压器——母线组接线的操作、运行。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

1.复习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5分钟

电气主接线设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单母线接线及其改进型接线的特点

2.引入新课

5.3 双母线接线

双母线接线带旁路接线、双母线接线分段接线---------------------------10分钟

双断路器双母线接线、一台半断路器接线----------------------------------20分钟

5.4 无母线的电气主接线

多角形接线的特点---------------------------------------------------------------10分钟

桥型接线---------------------------------------------------------------------------15分钟

单元接线---------------------------------------------------------------------------10分钟

5.5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程序-------------------------------------------15分钟

3.小结--------------------------------------------------------------------------------------------5分钟

双母线接线特点和无母线接线特点,母线的操作过程,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原则。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动画演示。

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多媒体动画、图片等形式。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

P153,5.6;5.9;5.10;5.12;5.13;5.14;5.17;5.18

主要

参考资料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牟道槐.《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次课

章节、名称

5.6 发电厂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5.7主接线中的设备配置

5.8 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  5.9各类型发电厂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特点及实例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阐述主变压器型式、主变压器容量、台数的选择方式;说出主接线中的各型设备配置方法;分析电力系统中限制短路电流的主要措施。

重  点

难  点

难点:发电厂、变电所中主变压器的选择;电气设备在配电装置中的配置

难点:主变压器的容量计算、选择;分裂绕组变压器的计算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

1.复习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5分钟

双母线接线特点和无母线接线特点、应用范围,母线的操作过程

2.引入新课

5.6 发电厂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20分钟

发电厂主变压器容量、台数的选择;主变压器型式的选择

5.7主接线中的设备配置--------------------------------------------------------------25分钟

断路器的配置、隔离开关的配置、接地开关、互感器、避雷器的配置。

5.8 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25分钟

短路电流增大的原因分析、电网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变电所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发电厂中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分裂变压器的计算。

5.9各类型发电厂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特点及实例----------------------------10分钟

3.小结--------------------------------------------------------------------------------------------5分钟

本次课主要介绍电气主接线设计的程序;发电厂主变压器容量、台数的选择;主变压器型式的选择;主接线中的各型设备的配置原则,类型,设备作用;分析电网短路电流的增长原因、限制断路电流的措施;分裂变压器的计算。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动画演示。

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多媒体动画、图片等形式。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

P153,5.20;5.21;5.22;5.23

主要

参考资料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牟道槐.《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1次课

章节、名称

第六章 发电厂变电所自用电

6.1 概述  6.2 厂用负荷的分类及厂用电电压等级

6.3 厂用电的供电电源及其引线6.4 不同类型发电厂变电所的厂(所)用电接线实例

教学目的

和要求

对比分析各类型发电厂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特点。

说出厂用电接线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厂用电负荷的分类、厂用电的电压控制。

重  点

难  点

重点:厂用电的基本原则。

难点:厂用电的负荷分类;引接方式。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

1.复习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5分钟

主接线中的各型设备的配置原则;限制断路电流的措施;分裂变压器的计算

2.引入新课

6.1 概述----------------------------------------------------------------------------------10分钟

厂用电的定义,设计的要求

6.2 厂用负荷的分类及厂用电电压等级-------------------------------------------10分钟

厂用电负荷的分类;厂用的电压的选择

6.3 厂用电的供电电源及其引线----------------------------------------------------40分钟

厂用工作电源、备用电源选择;事故保安电源、交流不停电电源;厂用电接线形式选择

6.4 不同类型发电厂变电所的厂(所)用电接线实例----------------------------20分钟

3.小结--------------------------------------------------------------------------------------------5分钟

本次课主要介绍厂用电的定义,设计的要求;厂用电负荷的分类;厂用电压的选择;厂用工作电源、备用电源选择;事故保安电源、交流不停电电源。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动画演示。

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多媒体动画、图片等形式。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

时间分配:2学时课堂教学内容:

作业布置

P185,6.3——6.7

主要

参考资料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狄富清.《变电设备合理选择与运行检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1次课

章节、名称

6.5 厂(所)用变压器的选择6.6 厂用电动机的自启动

6.7 发电厂的直流系统

教学目的

和要求

说出厂或所用变压器选择的基本要求、厂用或所电负荷的统计方法。描述厂或所用变压器容量的选择步骤。阐述发电厂电动机自启动的过程、影响;高低厂用压变压器串联自启动电压校验方法,厂用电动机自启动电压校验、容量校验方法。

重  点

难  点

重点:厂用电设计的要求;高、低压电机自启动过程的影响

难点:负荷计算方法;变压器容量选择;电动机成组自启动电压校验;高低厂用压变压器串联自启动电压校验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

1.复习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5分钟

厂用电的要求;厂用电负荷的分类;厂用的电压的选择;厂用工作电源、备用电源选择;事故保安电源、交流不停电电源;厂用电接线形式选择。

2.引入新课

6.5 厂(所)用变压器的选择-----------------------------------------------------------30分钟

厂或所用变压器选择的基本原则;计算原则、方法;厂用变压器容量的选择;变压器容量选择实例

6.6 厂用电动机的自启动------------------------------------------------------------40分钟

电动机自启动分类;厂用电母线电压限制;成组电动机自启动电压校验;高低厂用压变压器串联自启动电压校验;自启动电动机允许容量的确定

6.7 发电厂的直流系统---------------------------------------------------------------10分钟

直流系统的构成;直流供电系统的电源、电压;蓄电池组、充电装置、接线装置;网络设计、负荷分类、负荷统计。

3.小结--------------------------------------------------------------------------------------------5分钟

本次课主要介绍厂或所用变压器选择的基本原则;负荷的计算原则、方法;成组电动机自启动电压校验;高低厂用压变压器串联自启动电压校验;直流系统的构成、网络设计。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动画演示。

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多媒体动画、图片等形式。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

P185,6.10——6.12,6.16,6.17

主要

参考资料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肖艳萍.《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12 次课

章节、名称

第七章 配电装置

7.1 概述

7.2 屋内配电装置

教学目的

和要求

说出配电装置的类型、特点和对配电装置的要求;叙述室内配电装置的设备配置,间距设计;叙述出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和最小安全净距概念。

重  点

难  点

重点:理解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的概念

难点:正确判断各种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

1.复习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5分钟

电动机自启动分类、校验;直流系统的构成、网络设计、负荷分类、负荷统计。

2.引入新课

7.1 概述----------------------------------------------------------------------------------30分钟

配电装置的概念、分类及其特点;配电装置的要求;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配置图、平面图、断面图。

7.2 屋内配电装置----------------------------------------------------------------------50分钟

屋内配电装置的特点及分类;屋内配电装置的基本布置;屋内配电装置实例。

3.小结--------------------------------------------------------------------------------------------5分钟

本次课主要介绍配电装置的概念、分类及其特点;配电装置的要求;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屋内配电装置的特点及分类;屋内配电装置的基本布置。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动画演示。

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多媒体动画、图片等形式。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

课堂交流: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

P223,7.1——7.3

主要

参考资料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肖艳萍.《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13 次课

章节、名称

第七章 配电装置

7.3 屋外配电装置;7.4 成套配电装置

教学目的

和要求

叙述室内、外配电装置的设备配置,间距设计方法;说出成套配电装置的类型和各种成套配电装置的结构与特点,理解并叙述“五防”的概念。

重  点

难  点

重点:高压开关柜的分类及特点;全封闭组合电器的概念。

难点:正确判断各种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正确理解“五防”的设计。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

1.复习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5分钟

配电装置的概念、分类及其特点;配电装置的要求;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屋内配电装置的特点及分类;屋内配电装置的基本布置。

2.引入新课

7.3 屋外配电装置发电厂的类型----------------------------------------------------20分钟

屋外配电装置的特点;屋外配电装置的分类;屋外配电装置的基本布置;屋外配电装置布置实例。

7.4 成套配电装置----------------------------------------------------------------------20分钟

低压成套配电装置;高压开关柜;SF6全封闭组合电器(GIS);模块化变电所;电缆分支箱。

3.小结--------------------------------------------------------------------------------------------5分钟

本次课主要介绍屋外配电装置的特点、分类、基本布置;低压成套配电装置;高压开关柜;SF6全封闭组合电器(GIS);模块化变电所;电缆分支箱。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动画演示。

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多媒体动画、图片等形式。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

课堂交流:

时间分配:2学时课堂教学内容:

作业布置

P223,7.5——7.15

主要

参考资料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肖艳萍.《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14 次课

章节、名称

第九章 载流导体的发热、电动力及选择

9.1 载流导体的发热

教学目的

和要求

叙述导体发热的概念,发热对电气设备的影响;计算导体发热温度。

重  点

难  点

重点:导体长期和短时发热效应。

难点:导体热效应校验。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

1.复习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5分钟

屋外配电装置的特点、分类、基本布置;低压成套配电装置;高压开关柜;SF6全封闭组合电器(GIS);模块化变电所;电缆分支箱。

2.引入新课

9.1 载流导体的发热-------------------------------------------------------------------75分钟

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热对电器产生的不良影响;导体的长期发热效应

导体的短时发热效应;导体的短时最高温度计算;导体的最小截面。

3.小结-------------------------------------------------------------------------------------------10分钟

本次课主要介绍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热对电器产生的不良影响;导体的长期、短时发热效应;导体的短时最高温度计算;导体的最小截面。

教学方法:通过观看多媒体图片,课堂讲授、动画演示。

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引出载流导体发热和电动力的概念,结合案例讲授载流导体发热。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

课堂交流:

时间分配:2学时课堂教学内容:

作业布置

P253,9.1——9.4

主要

参考资料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肖艳萍.《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15 次课

章节、名称

9.2 载流导体短路的电动力效应

9.3 母线和电缆的选择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阐述母线、电缆的选择、校验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进行母线、电缆的选择和校验。

重  点

难  点

重点:母线和电缆选择的依据,校验的条件。

难点:母线和电缆的校验计算。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

1.复习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5分钟

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热对电器产生的不良影响;导体的长期、短时发热效应;导体的短时最高温度计算;导体的最小截面。

2.引入新课

9.2 载流导体短路的电动力效应----------------------------------------------------40分钟

平行载流导体的电动力,短路电流的电动力。

9.3 母线和电缆的选择----------------------------------------------------------------40分钟

母线的材料截面和布置方式,目线截面尺寸,电晕、动、热稳定校验,共振校验;电缆的选择,动稳定、热稳定校验。

3.小结--------------------------------------------------------------------------------------------5分钟

本次课主要介绍平行载流导体的电动力;短路电流的电动力;母线的材料截面和布置方式,目线截面尺寸,电晕、动、热稳定校验,共振校验;电缆的选择,动稳定、热稳定校验。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动画演示。

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多媒体动画、图片等形式。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

课堂交流: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

P253,9.6——9.10

主要

参考资料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牟道槐.《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

狄富清.《变电设备合理选择与运行检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杜文学.《电力系统》.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16 次课

章节、名称

第十章 电气设备的选择

10.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10.2 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及高压熔断器的选择

教学目的

和要求

叙述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说出高压断路器的选择方法和注意事项。根据选择方法进行断路器的选型和校验。

重  点

难  点

重点:设备正常工作条件的选择。

难点:设备短路条件的校验计算。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

1.复习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5分钟

短路电流的电动力;母线的材料截面和布置方式,目线截面尺寸,电晕、动、热稳定校验,共振校验;电缆的选择,动热稳定校验。

2.引入新课

10.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40分钟

正常工作条件选择:额定电压、额定电流、自然环境条件

短路条件校验:热稳定校验、动稳定校验、短路电流的计算条件

10.2 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及高压熔断器的选择

高压断路器的选择,例题讲解-------------------------------------------------40分钟

3.小结-------------------------------------------------------------------------------------------5分钟

本次课主要介绍电气设备选择的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选择的短路条件校验;高压断路器的选择与校验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动画演示。

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多媒体动画、图片等形式。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

课堂交流:根据例题,以投稿的方式选出短路计算点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

P271,10.1——10.6

主要

参考资料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牟道槐.《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

狄富清.《变电设备合理选择与运行检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杜文学.《电力系统》.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17 次课

章节、名称

第十章 电气设备的选择

10.2 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及高压熔断器的选择

10.3 限流电抗器的选择10.4 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10.5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教学目的

和要求

能总结归纳出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熔断器的选择方法和注意事项;叙述限流电抗器的选择与校验方法并进行计算。叙述电磁式电流、电压互感器选择和校验方法。

重  点

难  点

重点:各型设备的选择与校验。互感器选择的技术指标与校验依据。

难点:校验过程的数据计算。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

1.复习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5分钟

电气设备选择的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选择的短路条件校验。

2.引入新课

10.2 高压隔离开关及高压熔断器的选择----------------------------------------20分钟

隔离开关选择——种类、型式,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开断电流,额关合电流,动稳定校验,热稳定校验。

高压熔断器选择——额定电压、电流、开断电流、选择性校验。

10.3 限流电抗器的选择--------------------------------------------------------------25分钟

限流电抗器的选择——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电抗器的百分数选择,按照限制电流的要求、按照电压损失、按照母线残余电压。

10.4 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选择-----------------------------------------------------20分钟

种类和型式的选择,额定电压、电流选择,准确等级和二次负荷的选择,热稳定校验,动稳定校验

10.5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选择-----------------------------------------------------15分钟

种类和型式的选择,一次绕组额定电压,二次绕组和电压选择,准确等级和二次绕组容量的选择

3.小结--------------------------------------------------------------------------------------------5分钟

本次课主要介绍隔离开关及高压熔断器的选择与校验;限流电抗器的选择与校验。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动画演示。

辅助手段:多媒体(PPT)课件、多媒体动画、图片等形式。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

时间分配:2学时

作业布置

P271,10.1——10.9

主要

参考资料

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卢文鹏.《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狄富清.《变电设备合理选择与运行检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18 次课

章节、名称

专题训练——载流导体选择校验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根据导体选择与校验方法,对母线、电缆进行选型与校验,并根据周围环境通过查表选取正确的计算系数。

重  点

难  点

重点:母线、输电线路等裸导体的选择和校验

难点:绝缘导体因为不类型敷设条件载流量选择和校验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

1.复习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5分钟

2.新课导入

导体选型:导体材料的基本特性;导体型式及适用范围----------------------20分钟

(一)一般要求;(二)按回路持续工作电流选择;(三)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四)导体截面的校验——1.按电晕条件校验;2.按短路热稳定校验;3.按短路动稳定校验

案例分析---------------------------------------------------------------------------------60分钟

3.总结--------------------------------------------------------------------------------------------5分钟

作业布置

思考题:1.母线的的载流量校验?

2.电缆桥架敷设的载流量校验?

主要

参考资料

许珉等编.发电厂电气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刘宝贵等编.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第三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苗世洪等编.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五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19 次课

章节、名称

专题训练——电气设备选择校验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阐述短路计算方法,正确选择短路点进行短路电流计算,结合海拔、温度等环境影响因素计算系数,对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进行选型和校验。

重  点

难  点

重点:开关电器、中性点、补偿等电气设备的选择、校验

难点:短路电流的产生热能计算;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

1.复习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5分钟

电缆的选择、校验;硬母线的选择与校验

2.新课导入

短路计算---------------------------------------------------------------------------------15分钟

标么值法短路计算;变压器及电抗器的等值计算

设备选择与校验方法------------------------------------------------------------------15分钟

电器的正常使用环境条件规定;设备的热稳定校验;互感器的校验

案例分析---------------------------------------------------------------------------------50分钟

3.总结--------------------------------------------------------------------------------------------5分钟

作业布置

短路时间应如何计算?

主要

参考资料

许珉等编.发电厂电气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刘宝贵等编.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第三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苗世洪等编.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五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20 次课

章节、名称

专题训练——电气设备选择校验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阐述短路计算方法,正确选择短路点进行短路电流计算,结合海拔、温度等环境影响因素计算系数,对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设备进行选型和校验。

重  点

难  点

重点:电气设备的选择、校验

难点:短路时间的计算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

1.复习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5分钟

开关设备的选择、校验

2.新课导入

案例分析---------------------------------------------------------------------------------80分钟

3.总结--------------------------------------------------------------------------------------------5分钟

作业布置

思考题:电流互感器的内稳定校验、外稳定校验?

主要

参考资料

许珉等编.发电厂电气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刘宝贵等编.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第三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苗世洪等编.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五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上一篇:21级电气《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A》大纲
下一篇:2020级发电厂变电所教案详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