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经过
1997年8月,××供电局检修公司线路检修班潘××工作组在10kV九道干38号上、下排小号侧验电过程工作中,工作班成员郭×在验完下排确无电后,当挂第一相(A相)地线时,发生触电。
检修公司为更换66kV孔安乙线绝缘子,需将同杆架设的10kV九道干上、下排停电,布置安全措施。该供电局夏××受调度令先后拉开了九道干43号、35号左l上、下并加锁杆,对常切的九道干34号、38号左2上、下排开关杆,在操作完并验明无电压后,于6时30分向调度做了汇报,检修公司潘××工作组于8时20分受令开始工作,郭×、李××验电、挂地线,潘××监护。8日寸46分,在郭×验完下排确定之后,当挂第一相(A相)地线时,发生触电。触电后,郭×当即脱离了电源,其神智清醒,由安全带悬于杆上,同时九道沟变电所表示接地。经联系调度先拉开朝风线,接地没有消除,当拉开杆线时,接地消除,郭×被解救下来后,立即送往医院。经检查,左手及右后背肩胛烧伤。
2.事故原因及教训
(1)九道干43号上、下排开关是1997年4月6日新安装的天津生产的FW―10/630型负荷开关,其结构特点是有主触点、辅助触点,当完全拉开时,有明显的断开点。该操作人员对这种开关辅助触点的结构不了解,在拉开开关后,检查开关在切位时,只检查主触点,而没有检查辅助触点,从而没有发现A相辅助触点没有完全脱离的问题。但为什么验电时没有电,而挂地线时有电,从开关的结构分析,可能是因为辅助触点的挂钩处有一块绝缘体,由于负荷侧线路的其他开关已拉开,该段线路处于悬浮状态,此时,辅助触点的断口处没有电位差,当该段线路接地时,其接点处将承受系统的相电压,由于距离很小,导致间隙击穿,从而使线路带电。这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
(2)检修公司在挂地线时,其接地端采用的是钢钎临时接地,由于冻层较硬,钢钎扎入深度约有150mm,没有达到规程规定的600mm的深度,接地电阻较大,造成接地后电压偏高。同时,郭×使用的是裸露接地线,规程要求在装、拆接地线时,人体不得触碰接地线,而郭×在挂第一相地线时,将其他两相地线扛在肩上,这也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3)FW-10/630型负荷开关是该局1997年试投入运行的一种具有明显断开点的开关,但在投运前没有组织过技术培训,供电局的运行和修理人员,多数对这种开关不了解,说明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比较粗放。
⑷对规程中关于接地线的有关要求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本次装设接地线的过程中,有两处明显的违章现象:①地线接地端埋地深度不够;②在挂地线时,人体直接触及了地线。反映了执行规程的不彻底性和对规程的理解还有相当的差距。